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,5月10日至24日,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协会开展了“5·25”心理月系列活动。此次活动融合趣味运动与创意手工,吸引全校千余名学生参与,以多元形式为同学们搭建起释放压力、探索内心的平台。

5月10日,DIY创意活动率先拉开活动序幕,设置八大创作区。DIY镜子区域,同学们用彩钻与贴纸装饰镜面,将自我认知投射于光影之中;发夹制作区,亮片与绸带在指尖化作个性饰品,佩戴出自信风采;剪纸与拓印区,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碰撞,参与者通过镂空纹样与色彩拓印表达内心故事;扎染与玻璃纸创作区,靛蓝布料与彩色玻璃纸在浸染、拼贴中绽放斑斓,宛如情绪的具象化呈现;石膏娃娃彩绘区,同学们为素白胚体赋予色彩,用笔触诉说情感;漆扇绘制区,传统扇面与现代图案融合,在挥毫间传递平和心境。
5月17日活动现场的“答案之诗”抽取处与笑脸墙成为热门打卡点。参与者从诗句中寻觅心灵共鸣,在笑脸墙前定格灿烂瞬间,用积极情绪感染他人。“情绪交换盲盒”更是创意亮点,同学们将烦恼写在纸条上放入盲盒,再抽取他人的故事,在陌生人的情绪共鸣中获得慰藉。心理知识问答环节则以趣味题目普及情绪管理技巧,让参与者在抢答中提升心理认知。
5月24日趣味接力会,在袋鼠跳项目中,选手套着布袋如袋鼠般蹦跳前行,观众的加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;吹乒乓球环节,参赛者屏气凝神吹动小球在水杯间跳跃,在技巧与速度的平衡中展现专注;五人八足项目里,队员们喊着整齐口号同步迈进,用默契诠释团队力量;背夹球环节,五人一组背靠背夹球奔跑,在协作与竞争中感受集体荣誉感;心灵拼图让同学们在合作中发挥创意,共同拼凑出多彩图案;传声筒游戏则因信息传递的意外反差引发阵阵捧腹,现场洋溢着青春活力。
此次系列活动将运动竞技、艺术创作与心理疗愈巧妙结合,既让同学们在袋鼠跳、背夹球等项目中释放学习压力,又通过DIY手工、曼陀罗绘画等环节实现内心探索。
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协会表示,未来将继续围绕“5·25”主题,开展更多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活动,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,助力大家以积极心态拥抱校园生活。
初审:悦贺栋
复审:苏子桐
终审:赵佳婧